3月1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官网发布《关于印发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体系(试行)的通知》(下称《通知》),以“指导医疗机构科学、规范开展智慧医院建设”。
在2018中国医院创新发展峰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信息标准化研究部主任舒婷曾表示,医院智慧服务分级评估标准,是针对医院互联网端便民惠民服务的分级指导和评价标准,考察的是针对患者端的智能服务。“此套评价标准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来评判医院信息化的发展,考察‘互联网+医疗’服务在医院的应用情况,从医院端规范供应商产品功能,指导产业良性发展。”
局部应用评估共5类17项
在评估方法上,《通知》称,采用定量评分、整体分级的方法,综合评估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具备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技术基础环境与信息安全状况,具体分为局部应用情况评估和整体应用水平评估。
局部应用情况评估是指,对医院中各个环节的医疗业务信息系统进行评估,按照患者诊前、诊中、诊后各环节应涵盖的基本医疗服务内容,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环境,确定5个类别共17个评估项目。

评估方法如下:
围绕17个评估项目分别对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的功能、有效应用范围进行评分。功能评估按照实现的功能等级获得等级评分,有效应用范围评估按照实际应用情况获得相应的比例系数评分。将两个得分相乘,得到此评估项目的综合评分。即:单个项目综合评分=功能评分X有效应用范围评分。
各项目实际评分相加即为该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局部应用情况的总评分。
(1)功能评分。标准中对每个评估项目,均按照0~5级列出每一个评估项目对应的功能要求与评估内容。评估是根据各医院智慧服务系统达到相应评估项目的功能状态(评为某一级别必须达到前几级级别相应的要求),确定该评估项目的得分。
(2)有效应用范围评分。按照每个评估项目要求的应用范围,分别计算该项目在医院中的实际应用比例。其中,要求实际应用的项目,实际服务中实现应用则视为100 %,无实际应用则视为0。要求比例的项目,计算该项目在医院内的实际应用比例,所得比值即为得分,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整体应用评估共六个等级
整体应用评估是指,对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评估,包含“为患者提供智慧服务的功能”和“患者感受到的效果”两个方面,按照总分、基本项目完成情况、选择项目完成情况得到评估结果,分为0~5级共六个等级。
具体内容如下:

整体应该用评估分三部分内容:
(1)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评估总分。是反映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整体应用情况的量化指标,即局部应用情况评估各项目评分的总和,且该得分不低于相应级别最低总分标准。例如: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达到第3 级水平时,则其评估总分应大于等于30 分。
(2)基本项目完成情况。基本项目是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中的基础、关键项目。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基本项目应当全部达标。部分项目应用范围必须达到80%以上。
(3)选择项目完成情况。选择项目是医院结合实际选择实现的项目。医院智慧服务信息系统达到某一等级时,其相应等级选择项目至少50%应当达标。部分项目应用范围必须达到50%以上
管理评价标准即将出炉
在上文提到的会议上,舒婷还表示,对于智慧医院的评价,分为临床业务、患者服务和医院管理三个维度。
对临床的评价已经有了标准,即电子病历分级标准。患者服务评价,即此次《通知》的内容,即患者服务标准。舒婷透露,对智慧医院管理层面的评价,包括质量、运营、科研、后勤等,标准将在2019或2020年起草和完善。